阿虎电影网站(阿虎电影网站入口)
这是一件有关“救赎”的故事。
1 男主的救赎
十年前,身为财政司司长的男主为了促进香港经济快速发展,推行了“外地货柜免检”条例,但这一政策引发了一场严重的火灾事故。男主的妻子作为消防队员,在这场事故中,不幸牺牲。同为消防员的男主内弟,视其为帮凶,久久无法原谅他。
男主内疚伤心,自此离开官场,十年后,他成为了一名处理环境污染专家,挽救灾难,也救赎自己。
没想到这么快,他曾经间接种下的“人祸”又一次重演了,只是这次更加严重——香港富商为牟利走私“洋垃圾”而引发全港辐射危机,致使整个城市陷入恐慌与毁灭的边缘。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男主亲临事故现场调查,推断出现场还有比镭危害更大的放射物质,据此在港府会议室上,展开了他与代理特首的角力,与年前作为财政司长的意气风发相比,现在的他作为危机顾问,忧心忡忡,满怀对生命的敬畏——人命关天,只是想着尽快疏散市民。
在发现是比镭危害更大的铯-泄露后,他坚持要与消防员一同进入灾难现场——身着防护服的他,或许在那一刻,他深刻感受到了作为消防员的亡妻与内弟的舍生忘死。
同时感受到的还有他对家人,尤其是女儿的不舍。曾经他是高高在上的财政司长,管教自己的女儿也是说一不二,不顾女儿自己的想法。致使自己与女儿的关系紧张,但十年来,是女儿支撑着自己走了下去。
行动失败了,他陷入挣扎,陷入绝望,他后悔自己的决定,后悔女儿没有早些离开香港;幸运的是,女儿是懂事儿的,她理解自己的父亲是位英雄,女儿心里一直是爱他的;生死存亡之际,内弟也选择了原谅,他其实理解姐夫的苦,他只是无法原谅自己,走不出十年前的阴影,内心无法释怀。
在这一刻,男主完成了对家人的救赎。
灾难还在继续,救赎同样还在继续,在得到内弟的提醒后,他明白了战场不止在这,还在官场里——那是比火场更凶险的地方。
他搜寻到了十年前葵涌大火的原始报告,查出了奸商高培德DOE集团和代理特首老公的鸿力回收场串通走私的不法勾当,并说服临时特首炸掉高培德的豪宅,以拯救千万市民。
在炸掉豪宅和蓄水池后,混凝土废墟将垃圾回收场掩埋,辐射值没有再增加,这一次,计划成功了。
他没有停下脚步,义无反顾的冒着坐牢风险在新闻发布会上揭露了这场灾难就是人祸,是高培德DOE集团的自私和贪心酿成了这场悲剧,正义已然迟到,但不能再缺席。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男主也被判七年监禁,出狱那天,他搂着自己的女儿和岳母。回家路过消防局时,他仿佛看到了已故的妻子和内弟在向自己微笑示意。
这一刻,他终于救赎了自己。
2 港片的救赎
《焚城》亦是一次香港电影人的救赎。
就像多岁的该电影制片人江志强所言,香港电影日渐式微,而且还经常被观众吐槽,这是他不想看到的。做了一辈子电影,他始终想为香港电影争口气,证明香港电影人能拍出来比肩国际大片的好作品。
能感受到电影的真诚和用心,这是港片中首部讲述辐射的大制作灾难电影。电影有大量特效镜头,有火场的宏大、又有救火的细节,还有大难临头下,对这座城市全方位的呈现。凸显了导演的的尝试和冒险。
如果说特效和大场面制作是影片在“面子”上的大胆探索,而“人祸”——则是影片对“里子”的深刻剖析:
影片以香港皇后山回收场辐射事故(影片虚构事故)为警钟,很深刻、有责任感的触及到了环境污染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直指人祸,有时比天灾更可怕。
除了权钱交易、黑色利益链等“人祸”,影片同时也在暗示还有更大的“人祸”:对人性的反思和制度的缺陷。这些永远都会存在,所以说,灾难,看似遥远,或许只有一步之遥。而这,才是本片的价值所在。
有人在网络平台上曾提问“《焚城》会不会是港片的一个转折点?” 或许很难,但影片重金于大场面制作和有关“人祸”的探讨,则为未来的港片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这何尝又不是香港电影一次倔强的,有意义的探索——也是一种救赎,一种敢于创新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