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是什么歌)
古诗有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文长林是一名岁的老中医,他与妻子张凤之间的年纪有着岁的差距。
是怎样的奇遇让这样一对看着像是对爷孙的两人,最终竟成为了夫妻的呢?
故事还得从年时说起。
1、尽心照顾自己父亲的郎中
年的夏天,岁的文长林受邀前往张凤家中,为张凤的父亲治病。
那一年张凤才岁。
张凤是家中的小女儿,也是父亲的掌上明珠。
虽然家中困难,但是父亲对于张凤一直关爱有加,因此家中的哥哥姐姐对于父亲的偏爱一直有所怨言。
父亲为了照顾好小女儿很不容易,即便是身体抱恙也要坚持干活养家。
后来,因为身体积劳过甚,父亲中风病倒了。
而这,也成为了文长林受邀前来为张凤的父亲看病的原因。
文长林行医多年,在乡里乡间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郎中。
原本在文长林看来,张凤父亲的病并无大碍,只需几副药便能逐渐康复。
但张凤家中的情况却显得有点特殊。
张凤的大哥成家早,成家之后便常年在外打工,对于家中极少过问,甚至于在得知父亲病重后也不愿回家看看。
张凤的姐姐,因为父亲偏爱小女儿张凤的原因,与张凤也是常年不和,对父亲也是颇有怨言。
父亲病倒之后,张凤的姐姐更是将照顾父亲的重担,丢给了母亲与张凤。
明明家中亲人尚在,可张凤与母亲却像是孤儿寡母一般照顾病重的父亲。
张凤的父亲请求文长林能够留在家中为自己治疗,一方面是怕自己病危时等不到文长林,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文长林在自己家中有情况时,能够照应一二。
文长林一直以来在乡里名声尚好,他来自己的家中,张凤父亲绝对是放心的。
经不住张凤父亲的请求,文长林便答应了下来。
早年丧偶,儿女们也都早已成人,本就没什么牵挂的文长林便安心地在张家住了下来,专心为张凤的父亲治病。
原本是上门坐诊,但是看到张家的情况困难,文长林还会每月缴纳一定的生活费给张凤的母亲,以弥补张家的用度。
文长林住进张家之后,在其悉心的整治下,张凤父亲的病渐渐好了起来。
原本四肢麻木只能卧床的他,渐渐地恢复了活动能力。
除了给张凤的父亲治病外,文长林也会时不时地专注着张凤与其母亲的身体状况,若是发现有什么问题也会及时地为母女二人开上一两副调理的药。
在张凤的眼中,文大夫不但是救自己父亲命的恩人,也是一位亲切的长辈。
在父亲病重的日子里面,自己但凡有点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也都会找文大夫说,而每次文大夫也都会像一个和蔼的长者一样,帮助张凤排解心中的苦闷与忧虑。
渐渐地,张凤对文大夫产生了一种特别的依赖之情,只不过小时候的张凤并不懂这种依赖究竟源于什么,只是简单的将文大夫当做一位可以依赖的人罢了。
2、心中的恩人,也是唯一可以依靠的“男人”
后来张凤的父亲康复,文长林也就不再继续留住张家。
但张凤月还依旧像之前一样时不时地都回去找文长林唠唠嗑。
两人渐渐地忘却了彼此相差的年纪,成为了莫逆之交。
对于文长林来说或许只是将张凤单纯地看做是一个小友,而在张凤的心中这位大自己整整岁的男人却有着一种特别的意义。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岁的张凤成长为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张凤长大成人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应该是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因为年迈的父亲终于完成了抚养小女儿长大成人的重任。
接下来就该是为张凤寻一门好的亲事,以了却张凤父亲最后的心愿。
可是就在这时,张凤父亲的中风再次发作,二次中风的张凤父亲病情很糟糕。
张凤和母亲再次找到文长林,希望文长林能够为父亲诊治。
尽管这一次文长林还是像之前一样的用心诊治,但最终还是没能救回张凤父亲的性命。
张凤的父亲在二次中风后不久便撒手人寰,只留下张凤与母亲两人。
张凤的哥哥回家草草地完成了父亲的葬礼后,便再次离乡打工,姐姐此时却是费尽心思的撺掇母亲早点将张凤嫁出去。
那段时间张家十分难熬,原本是受邀上门看诊的文长林不忍见这对母女受苦,便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张家度过眼前的难关。
这些积蓄本是文长林用来养老的,但他却没有任何的顾虑,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
这样的义举深深地让张凤为之感动,在张凤的心中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比任何人都要高大。
家中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张凤便离开了家乡去往广州打工。
一来是想散散心见识下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躲避姐姐的逼婚。
刚到广东那段时间,张凤无依无靠,诺大的城市却没有一个可以吐露心扉之人。
这对于张凤而言是最难熬的日子。
3、在倾诉中互生情愫,有情人终成眷属
张凤想要给家里面打电话,可是面对姐姐与母亲的逼婚,张凤全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
于是远在他乡的张凤只好给文长林打去了电话。
对于张凤的突然来电,一开始文长林十分诧异。
文长林像是个长者,又像是一个老友一样地开导着张凤,帮她排解心中的苦闷。
而在电话的另一头,年轻的张凤却是靠着这一通电话,找到了一个人在异地生存的勇气和内心聊以慰藉的温暖。
此后,只要一有时间,张凤就会给文长林打上一通电话。
两人的电话聊天成为了两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通话的次数也渐渐频繁起来。
一天,文长林久久没能等到张凤的电话,心中涌出一丝的担忧。
而后几日也不见张凤打电话来,踌躇许久的文长林按不住心中的这份担忧,于是立刻买了一张去广州的火车票。
辗转来到广州之后,文长林终于见到了张凤,文长林的突然出现,彻底击溃了独自在外的张凤心中最后的防线和一丝矜持。
张凤一把搂住眼前的这个“男人”放声大哭。
这一刻,张凤对于文长林全然没有了对长者那种敬爱,取而代之的只有无尽的爱意。
而文长林在张凤上前将自己搂住的那一刻,也忘却了自己的年纪,只是凭着内心的感觉将张凤拥入怀中。
后来,文长林才得知,原来是张凤的手机掉了。
一个人在外有无处求援,这才好几日没有给文长林通话,于是文长林便当即给张凤买了一部新的手机,待了几日之后便离开了。
虽然两人的感情已经明了,但是文长林一下子却后怕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已经是半截埋在黄土里面的人了,怎么能够耽误这样一个年轻的少女呢?
于是这时候的文长林对于两人的感情又“怂”了。
文长林离开后不久,张凤也结束了在广州的谋生,回到了老家。
她知道文长林心中有所顾忌,于是找到文长林对文长林说:“既然家里面逼婚,与其嫁给不认识的人,不如嫁给你!只要有你在的地方,我都感到安心!”
面对张凤的话,文长林吓得不轻。
可文长林转念一想,张凤都能够这般直面内心的感情,敢爱敢当,自己又怎么能够这般怯懦呢?
于是两人顶着双方家人的压力走到了一起,并且有了夫妻之实。
双方家人拗不过两人的固执,最终也只好认可了两人的关系。
4、步入婚姻,老来得子
年时,张凤怀上了文长林的孩子。
这个孩子的到来却让文长林再次陷入了苦恼之中。
要知道文长林的孙女都已经和张凤一般大小了,这时候要是张凤再给自己生一个孩子,家中辈分岂不乱套了。
再者,自己与张凤之间差着岁的年纪,文长林担心要是自己哪天走了,留下这对孤儿寡母怎么办呢?
想到这些文长林心中无尽地担忧,口口声声地拒绝要这个孩子。
可是对于张凤而言,自己的孩子就是两人爱情的结晶,无论如何自己也都会将孩子生下来,即便有一天文长林先自己而去,自己也将义无反顾的将孩子带大。
年4月日,两人扯了结婚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这一年,张凤岁,而文长林已经岁了。
为了避免乡里乡间人们过多地议论,两人的婚礼并没有大摆宴席,只是在双方家人的见证下简单地完成了仪式。
对此张凤并没有怨言,也不想给自己的丈夫太多的压力。只要能够和文长林在一起,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同年8月日,天天出生了,“他是天赐的,所以名字里取了一个天字”。文长林回忆道。
文长林在岁高龄的这一年喜得子。
对于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文长林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或许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够在岁的时候,再次体会为人父母的喜悦。
原本不愿要孩子的文长林在小家伙诞生之后,却开始了忙里忙外地“奶爸”的生活。
如今,从二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到老来得子,文长林与张凤对着老少夫妻已经一起走过了十一年的时光。
年,已经岁高龄的文长林身体依旧健朗,每天坚持锻炼。
据张凤家中亲友介绍,如今两人的孩子已经上学,大部分时间则是由孩子的外婆代为照顾。而文长林则是在张凤的陪伴下在外旅游。
年轻时文长林就一直都有想要外出游历一番的想法,但是却因为四处行医一直都没有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愿望。
而今已经岁高龄的他却能在张凤的陪伴下完成这一梦想,对于文长林来说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据介绍,两人外出的第一站便是前往四川。对于文长林老爷子长途旅行身体是否吃得消,村民和张凤的亲友们则纷纷表示:“老爷子身体硬朗恍如少年。”
参考文献:
安徽卫视《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岁老公和岁少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