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巜衡阳保卫战免费观看(衡阳保卫战26集电视剧云播)
本文接着上文《衡阳保卫战(二十九)》,上文介绍了到日军第一次总攻进攻完毕后的交战情况,本文继续介绍衡阳城守军的情况!毕竟,日军对衡阳的进攻是分为多次进攻的。
(2)年7月2日-年7月日
日军在7月2日暂停进攻后,计划于年7月日发起第二次总攻。利用这个空闲,守军给衡山一带的第3师第8团发电报,这样好增加守城的兵力。第3师第8团突破日军的层层包围圈,最终于7月5日冲入城内进行加入到防御。
由于日军的主攻方向是衡阳西南郊,为此,中国军队不断加强这方面防守。利用日军这段缓冲期,也调整了兵力部署。设置了新的防线,从而让防御体系更加完备。
(3)年7月日-年7月日
年7月日上午,日军第师团师团长由堤三树男接任。日军在经过补充以及休整后,尤其是加强了一定数量的炮兵。当日上午,日军发动了第二次总攻。日军师团第步兵联队在飞机以及2个炮兵联队的掩护下进攻预师的第一线核心虎形山,激战至日上午9时,守军伤亡惨重,阵地被日军占领。第3师派遣了一个营前去支援反击,双方甚至爆发了白刃战;结果,营长阵亡;全营伤亡百分之,未能夺回阵地;于是,不得不退守西禅寺一带。
中日双方激战至7月日,第军的第一线阵地多处被日军突破,虽然第二线派上去的增援部队,经过和日军反复争夺,收回了部分失去的阵地。由于第军阵地和日军阵地距离太近了,而且犬牙交错;于是,第军建立第三线阵地。
7月日,第军的枫树山、军舰高地等第一线阵地,全部被日军所突破。于是,果断放弃第一线阵地,进行收缩防线进行防御。在日和日,日军进攻力度逐渐变小。中日双方由于交战颇为激烈,因此,伤亡都不小。为此,日军从7月日开始暂停进攻。
(4)年7月日-年7月日
7月日后,第军和日军是零星交战。之后,有援军抵达城外附近,结果,均被日军击退;或者伤亡不小。尤其是7月日之后,第军的援军加大了步伐,但是,都被日军击退了,或者因为伤亡太大,而无法继续前进。至于这些援军和外围友军,笔者后面将要单独的给各位读者朋友们介绍。
(5)年7月日-年8月7日
年7月日之后,当时的中国空军多次空投老蒋的手令,鼓励第军坚守待援。
年7月日,日军由于破译了当时中国军队的部分密电码,为此得知8月4日,有补给车队给守军补给。于是,下达攻击命令,虽然计划在8月4日发起第三次总攻。
进入8月后,守军这边第3师师长周庆祥开始不断散布出“突围不可论”和“投降有理论”以此动摇军心,此时的第军对援军迟迟不至而感到十分愤恨,但是,让抗日将士度大转弯投降,显然不可能。
8月4日,日军第师团和第师团对第3师和预师的阵地发起总攻。8月5日,日军第师团对第师的阵地发起总攻。激战至8月6日拂晓,第师退守小西门及其以北的城垣。这时候,日军已经有小部队突入城区。
6日中午,方先觉召集四个师长以及督战官开会,讨论下一步怎么办?开始讨论的是关于突围的问题?然而当督战官宣读《常德会战检讨会议录》中老蒋对军原副军长兼师师长余程万的指责后,方军长和几位师长突然哭起来了。周庆祥这时候突然跳起来了,一方面指责援军,另外一方面拉拢暂师师长饶少伟和督战官蔡汝霖;甚至胡说援军不到是天意;这是对后来投降的某种铺垫。这时候,方先觉已经察觉到了不对,立刻下令死战到底!并且下定了最后关头自杀的决心。暂时,阻止了投降的气氛。
8月6日夜,日军已经突入衡阳城内,况且多处其他阵地也被日军突破了。这时候,第3师师长周庆祥开始串联说动了预师师长葛先才投降,再加上本身葛先才就是周庆祥的人。但是,葛先才自己在其回忆录里却说,葛先才本人同意的投降是有限制条件的投降,仅限于让出衡阳城。根据其他记载,当晚周庆祥并没有试图说服第师师长容有略以及暂师师长饶少伟这两位。毕竟,当时剩下的守军主力就是第3师和预师。师剩余的兵力不足一个团,暂编师剩余的兵力也不足一个加强营。这两个师,并不具备单独突围的能力。所以,只要葛先才同意投降,剩下2个师只能被裹挟。
8月7日早上6时起,日军经过2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对衡阳城发起了冲击!守军大量阵地失守,守军的基层官兵仍然在顽强抵抗。8月7日下午,就在这十分火急的时候,周庆祥等人原形毕露,根据配属第军指挥的第军直属炮兵营第3连连长回忆,周庆祥为了推动投降,竟然擅自破坏阵地,打出白旗,试图和日军联系。而日军的记载表示,虽然没有马上与打白旗的人联系,但是,看到守军阵地出现白旗后,认定胜利就在眼前,立刻加紧了进攻。导致衡阳的城防形势更加恶化!
8月7日夜,方先觉通知各师长到军部集中开会,周庆祥开始上演逼宫戏码;方先觉寻找手枪打算自杀,结果,副官和勤务兵被周庆祥等人买通了;导致,方先觉无法自杀。饶少伟的回忆录《方先觉衡阳投敌经过》一文回忆,饶师长这个外来户以为是方先觉自导自演的戏码,想一想不对,还存在另外一个可能,因为方先觉在前一天反对投降,结果,周庆祥等人就事先处理了方先觉的手枪。而且,方先觉的王副官在多年后向方先觉的儿子承认是王副官本人提前收走了方先觉的手枪。
这次会议,周庆祥和葛先才以及军参谋长孙鸣全反复劝方先觉投降;这三人,甚至提出了要见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要求。方先觉不能接受,试图以自杀阻止;结果,枪提前被收走了。饶少伟强烈要求继续抵抗或者突围,然而,在周庆祥等人为首的投降派控制了军部的情况下,饶少伟也不得不停止争辩。容有略之后也到了,由于日军是从第师防线突破进入城内的;容有略已经精神失常到无语了!这时候,方先觉的思想防线已经崩溃了,不得不同意了投降。于是,派遣参谋长孙鸣全与日军联系投降事宜。
根据饶少伟的回忆,投降的条件是保留①保留第军的编制。②要求日军进城后,不虐杀俘虏。③要求日军对受伤的中国士兵进行人道待遇。④立即停火。⑤派方先觉到南京见汪精卫等等。日军立即同意了这些条件。所以,第军许多高级军官们正式决定投降。由于第五项要求,去南京见汪精卫属于叛徒行为,所以,第军幸存官兵对饶少伟进行反驳;认为饶少伟属于诬陷。根据后来,后来最早逃离日军战俘营的师团团长梁子超的回忆,去南京见汪精卫这个条件确实存在。
在方先觉等人正式准备投降后,心有不甘的饶少伟决定单独突围。饶少伟回到师部后,把投降情况告诉了其他军官,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但是,手下的军官不愿意冒险,在这种情况下饶少伟也动摇了,并且考虑了复杂的情况;因此,不得不参加了投降。
除了饶少伟,对投降不甘的还有后来逃离战俘营的梁子超团长,以及预师团团长曾京。曾京试图阻止投降结果,结果,被方先觉支开了。
(6)年8月8日以及之后
年8月8日晨,方先觉率其第3师师长周庆祥、第师师长容有略、预师师长葛先才、暂师师长饶少伟及副官处处长孙广宽和参谋长孙鸣全,按照约定的条件,前往师团师团司令部。羊入虎口呀,在城南天主堂与日军第师团师团长堤三树男会见。
谈判刚开始,日军就要求第军无条件投降,甚至扬言屠杀伤兵和俘虏!此时,方先觉等人已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乖乖就范了;正式缴械投降。这时候城内守城部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根据日军的统计国军投降时的名官兵还有6千多人没有负伤,还能继续战斗。武器弹药方面,第军交出的武器有重炮1门(要么是美式毫米榴弹炮,要么是苏式的毫米榴弹炮)、高射炮1门(毫米或者毫米高炮)、山炮6门(日式或者美式毫米山炮)、迫击炮门(含毫米迫击炮、毫米迫击炮以及重型毫米和重型毫米迫击炮)、门速射炮(毫米或者毫米反坦克炮)、门机关炮(毫米进口的机关炮,高平两用)、重机枪挺、轻机枪挺、高射机枪7挺、冲锋枪支、马匹匹、步枪支、t26b型坦克1辆。此外还有大量的弹药。
从兵员以及武器装备方面来看,第军此时并没有到山穷山尽的地步。第军这群高级军官投降后,有少数不愿意投降的爱国官兵,仍然自发坚决的抵抗;日军又打了5个小时,才把这些人给消灭了。并且,第军投降后,日军对第军的重伤员进行屠杀!理由是日军的药品也不足,这让多年后,方先觉后悔投降的决定。
而在外围友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距离衡阳城的距离仅只有5公里这样;哪怕衡阳守军再坚持一天,也许情况就改变了。毕竟,这时候,日军也已经有所动摇了。这时候,方先觉投降的信息传来,纷纷动摇了解围各军的军心。军令部也命令解围的各军抓紧后撤,衡阳之战从此功亏一篑!
起初,重庆方面并不相信第军投降,认为是日军的把戏。后来,日军和汪伪的报纸出来了,再加上梁子超和曾超、饶少伟等相继从战俘营以及日军的监视中突围而出,这才相信第军投降的事实!最早突围的团长是梁子超团长,于8月日突围而出;并且及时上报了情报。要不然,此战中国军队损失更大。
曾超团长则是突围后,在游击队的护送下突围而出。饶少伟也是找机会而出。周庆祥因为是力主投降的,被降职使用,多年之后,老蒋借故枪毙。葛先才同意投降,老蒋启用他很晚,基本上原地踏步还是师长。容有略相对中用,青天白日勋章给的相对晚。方先觉也是降职使用,多年后才重新回到军长职务。饶少伟、曾超、梁子超等人老蒋可是颇为欣赏,给予重用。
笔者再补充一些,第军投降后,虽然明面上被日军改编为先和军,实际上被日军严格看管。日军不单单屠杀第军的重伤员,理由是药品不足。甚至,还让第军的官兵去当苦力,甚至虐待虐杀第军投降的降兵!日军不单单是屠杀了第军的降兵,还屠杀了不少衡阳的平民百姓。在衡阳制造了许多暴行!
历史研究者和不少抗战史的爱好者,对老方投降的问题,颇有争论!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争论!此战投降就是错误的,笔者认为投降错误乃至有罪的原因如下:
第一,武器弹药充足以及有兵力的情况下,干嘛要投降?
第二,这是抵御外侮,抵御外敌的战争!干嘛要投降?本身是中华民族的对外战争,是保家卫国性质,是正义的战争!
第三,投降的这群人在当时也是中国军人,军人的职责不单单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其第一要务就是守土有责,保家卫国!军人的职责要求,不得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投降!
第四,投降后,属于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目的都没有达到,成了小丑!
第五,投降,并没有阻止日军的暴行!
因此,笔者认为投降是错误乃至有罪。也许,有人会认为是为了保全伤员,而投降的!但是,伤兵真得保住了吗?要不然,为什么方先觉后来后悔投降!而且,因为方先觉的投降,许多国军将领以及他们的后代是非常反对方先觉的女儿和张灵甫的二儿子在一起的,尽管,两人还是在了一起。要知道,这些都是历史的当事人呀!当事人都反对!更加说明问题了,历史的当事人们认为方先觉的投降,既辱没了军人的气节,也辱没了民族的气节!
本文作者:笔名易北海/剑星北,未经作者本人及本公众号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简介:笔名易北海/剑星北,对军事、历史有一定自己的见解,军事方面,尤其擅长军事历史、军事战术、军事战役、军事战略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曾经自学了大量的军事书籍和军校教材。例如:军事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教材(年版和年版)。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