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 温暖之痛(变形计 温暖之痛)
谁能想到,一个连咸菜都吃不起的山村少年,竟成了武警上尉?
年,高占喜出生于青海民和县朵卜村。
这里海拔高,土地贫瘠,且靠近无人区,祖祖辈辈都过着艰苦的生活。
而高占喜家是这个村子里最穷的一户。父亲双目失明,母亲病弱难劳,全家靠哥哥外出打工挣的钱过活,可哥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块钱。
三餐只有又干又硬的黑馍馍配自来水,连咸菜也吃不起,过年才能尝到猪肉,还有哥哥从外面带回来的一小袋苹果和糖。其他食物只在书上见过。
然而,即使身处贫困,瘦削的肩胛骨在田间劳作时突兀支棱,高占喜也从不抱怨,反而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家里,被问及缺点时,他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好吃,总感觉自己饿,想吃东西。”
懂事的让人心疼。
彼时,无力改变的贫穷的高占喜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
年,《变形计》节目组选中高占喜。这一年,他岁,在镇上读初一。
从家里到镇上要走多里路,因此对他而言,上学的机会难能可贵,也实属不易。因此格外珍惜。
他每天中午放学不回家,用从家里带来的黑馍馍和自来水充饥。
同学们午休时,他却在认真地复习所学知识。
他深信老师教给他的“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排除万难”的道理。他的成绩优异,常在班上排前十名,还获得不少奖状。
当被节目组问到为什么要读书时,他脱口而出的是:“我相信读书一定能改变我的生活,读书可以使我未来的人生变得更好。”
可那时,朵卜村只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有条件继续读高中,而家庭条件在村里最差的高占喜,显然没条件。
每当提及他继续上高中的事,一向和睦的父母就会发生争吵。
按照当时的情况,上完初中后,他大概率会像哥哥一样辍学打工。
面对残酷的现实,高占喜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
他说:“我觉得自己非常无能”。
节目组称他为“一个空有雄心的农村娃”。
决定给他一个交换的机会。和城市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换7天人生。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揣着村民们凑来的块钱,穿着妈妈连夜缝制的新布鞋和最像样的衣服--校服,高占喜踏上了前往长沙的旅途。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他经历了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坐飞机。
他不知道什么是湿巾,什么是电视。一切对他来说是那样新鲜。
下飞机后,城市父母开着豪华的宝马来接他,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坐小轿车。
他靠在真皮座椅上,看着车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突然泪水盈眶。
那个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的高占喜提前进入了城市。
城市父母带他去理发,在气派的理发店,高占喜享受着从未享受过的服务,又一次泪水盈眶。
洗理完发,城市父母又带他去买新衣服,当听到一双鞋要元时,高占喜怔在原地,回过神后,连声对城市父母说“谢谢”,甚至心中有“负罪感”,开始说“对不起”。
置办新行头花了三百多块钱,而这三百多块在高占喜心里是一笔巨款。
城市父母带着高占喜住进了一栋复式公寓,他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这对于他而言简直比天堂还豪华。
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
城市妈妈怕他想家,便拿出手机,让他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
看着轻巧贵重的手机,想着自己家里连电话都没有,高占喜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接着,城市妈妈又给了他元的零花钱,而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
进城生活的第一天,高占喜落泪7次。
进入城市生活之前,节目组曾问高占喜:“到了新家,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他说:“去到城市以后不用干活,可以安心学习。”
然而,在城市生活的第一天,高占喜靠在松软宽大的沙发上,吃着茶几上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看着尺寸巨大的液晶电视,全然忘记了学习。
第二天,他学会了玩电脑游戏,和城里的表弟在电脑前玩了整整一下午。
第三天,城市父母想带高占喜出去逛街,可他沉迷于电脑游戏,死活不愿意出门。
不仅如此,他还学会了浪费粮食。在饭桌上,曾经食不果腹的他竟然将尝了一口觉得难吃的臭豆腐扔进了垃圾桶。
他跑到超市,一口气给自己买了多块钱的零食,不再精打细算地考虑每一块钱的用处。
第四天,他又花了块钱,到公园玩射击游戏。
短短几日,高占喜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让观众忧心忡忡。
当节目组问及是否想家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想!”
他自在地享受这的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这里长大的。
观众投票显示,%的人认定他互换生活后不愿意离开城市。
第5天,高占喜来到城市妈妈的印刷厂参观帮忙。他在流水线上重复着枯燥无味的工作,一如在田地里劳作的模样。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当高占喜得知坐在自己身旁的小姐姐不读书,只想出来闯一闯时,他竟然一脸清醒地说道:
“这世界不好闯啊,不读书不行。”
当《节目组》问高占喜想不想干这样的活时,他说:“我不愿意,我就要念书。”
第6天,高占喜被安排去街上卖报纸。他认识了一个卖报的8岁小男孩。通过交谈得知,小男孩出来卖报是因为妈妈得了尿毒症。
在中午休息间隙,高占喜来到男孩的家里,看着破旧的墙壁上贴满了男孩的奖状,他若有所思。
临走之前,他对男孩说:“你一定要用心对待学习啊!”
期间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也看到桥下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
当节目组问道:“你觉得在城里生活难不难?”
他说:“难啊,没有钱不行啊。”
当被问及桥下的乞丐是否可怜时,他说:“不可怜,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双手,可以去挣到钱啊。”
清醒而独立。
很显然,高占喜并没有迷失在繁华的都市中,他依旧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高占喜在长沙的交换生活,并没有按照节目组的计划进行下去。
第6天晚上,当他得知父亲在打水时不慎扭伤脚时,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节目组问。
高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父亲双目失明,母亲体弱难劳,哥哥外出打工,弟弟年幼。岁的高占喜是家里的主要劳力。
他被繁华的都市吸引,但他也眷恋自己那个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是他牵肠挂肚的现实世界。
在来长沙前,高占喜最奢侈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行车,城市的父母知道后,当即买了一辆自行车送给他。
他在自己最喜欢的乒乓球上画了一幅画,作为回礼送给城市父母。
回到农村后,高占喜依旧补丁长裤配布鞋,五点半钟去上学,拿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
“读书就是我唯一的出路,考上大学,才能走出这里。”
见识了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高占喜“不断学习,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值得庆幸的事,城市父母决定资助他继续完成学业。
这让他希望通过读书走出农村的梦想有了现实的依托。
年,高占喜以当地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国防生,毕业后进入部队,成为了一名排长。
年6月,一位网友分享了姐姐与高占喜订婚的照片,他身着军装,气宇轩昂。
从印着高原红、穿着补丁长裤配布鞋的孩子到武警军官,高占喜用年的时间逆天改命。
高占喜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依然改变命运。不仅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社会的命运。